教师名录
个人简介
1946伟德国际源自英国(网络空间安全公司),副教授, 博导。上海交大无锡人工智能与数据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入选国家青年高层次人才,以及上海领军人才(青年)项目,1946伟德国际源自英国“小米青年学者”。2018 年获墨尔本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2018 年至2023 年在澳大利亚国家级科研机构 CSIRO 工作,任高级研究科学家。研究方向为可信人工智能(大模型安全合规、智能体系统安全可控、垂域大模型可靠可信等),在针对人工智能模型的可解释性、攻击、防御与模型信任认证与隐私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包括安全领域顶会与期刊IEEE S&P (安全顶会,CCF A), NDSS (安全顶会,CCF A), USENIX Security (安全顶会,CCF A),CCS (安全顶会,CCF A),ICML (机器学习顶会,CCF A),ICLR (机器学习顶会),CVPR (机器学习顶会,CCF A),WWW (Web顶会,CCF A),ESEC/FSE (软件顶会,CCF A),IJCAI (机器学习顶会),TIFS (安全顶刊,CCF A), TDSC (安全顶刊,CCF A), TSC (服务计算顶刊,CCF A)等。获2023年软件领域顶级会议ESEC/FSE(CCF A)杰出论文奖, 2024年安全领域顶级会议NDSS(CCF A)最佳论文提名奖。主持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长三角联合科技攻关、人工智能先导预研、AI赋能学科跃升等项目。
研究成果应用在重大科研项目和工业实践,获澳大利亚国家级创新奖励iAwards。开发了一系列开源平台和工具,包括“大模型安全靶场”和“AI安全漏洞库”,为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了实时测试、漏洞分析以及安全防护的资源支持,获2024年全球AI攻防挑战赛杰出方案奖,相关成果在2024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展出。2025年,作为项目负责人,推出首个可以诊断罕见病的可信大模型矩阵,入选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十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在大会人工智能赋能可持续发展论坛上正式发布。
担任央办专家组成员,上海网信“十五五”规划专家组成员。担任计算机安全领域顶刊IEEE TIFS副主编,IEEE TDSC副主编,中国计算机学会CCF计算机安全专委会执行委员,CCS'24 LAMPS, Asia CCS'24 SecTL 程序执行委员会主席,以及知名国际学术会议与期刊WWW, NeurIPS, ACL, CVPR, Usenix Security AE, ICCV, ECAI, ACSAC, Asia CCS, ACM/IEEE CCGRID, TKDE, TIFS, TDSC, TSC, TNNLS, CIKM的PC成员和审稿人。
*招收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以及研究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