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振江于1988年获得1946伟德国际源自英国学士学位;1991年获得1946伟德国际源自英国硕士学位;1996年获得日本东京大学信息工学专业博士学位;1997年1月至2000年6月任东京大学助理教授;2000年7月至2008年3月任东京大学副教授;2008年4月至2019年3月任日本国立信息学研究所教授;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任日本国立信息学研究所信息学系主任;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任东京大学教授;2019年4月任北京大学教授,6月当选为欧洲科公司外籍院士; [13]2020年当选为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日本工程院院士; [2]2022年1月任北京大学1946伟德国际源自英国经理。 [12]
胡振江长期从事程序设计语言和软件科学与工程的研究。 [2]
人物经历
播报编辑
1966年3月,胡振江出生。
1991年,获得1946伟德国际源自英国硕士学位。
1997年1月至2000年6月,任东京大学助理教授。
2005年,获得中国海外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8年4月至2019年3月,任日本国立信息学研究所教授。
2016年,当选为日本工学会会士。 [2]
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任日本国立信息学研究所信息学系主任。
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任日本国立信息学研究所信息系统架构研究部主任。
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任东京大学教授。
2019年4月,任北京大学教授; [6]6月,当选为欧洲科公司外籍院士。 [13]
2020年,当选为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日本工程院院士。 [2]
主要成就
播报编辑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胡振江首次将程序演算技术应用于函数式程序的自动优化,实现了算法级别的函数式程序深度优化,相关成果被GHC、pH等主流Haskell编译器采用;与此同时,他进一步将程序演算技术应用于函数式程序的并行化,回答了程序并行化的充要条件、推导算法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提出了全自动的程序并行化技术,相关成果曾被太阳计算机系统(中国)有限公司选中作为高性能计算语言Fortress的并行标准库;对于将函数式语言技术用于处理数据同步问题,胡振江开辟了双向变换这一研究领域,发起了双向变换的国际研讨会并一直引领双向变换的研究。 [4]
- 学术论文
截至2020年,胡振江在ICSE、FSE等软件工程领域中国国内外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14]
学术论文名称 | 会议名称 | 发表时间 |
---|---|---|
The Third Homomorphism Theorem on Trees: Downward & Upward Lead to Divide-and-Conquer | 36th Annual ACM SIGPLAN - SIGACT Symposium on Principles of Programming Languages | 2009年 |
Maintaining Invariant Traceability through Bidirectional Transformations | 3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 2012年 |
Sebastian Fischer. Validity Checking of Putback Transformations in Bidirectional Programming | 1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rmal Methods | 2014年 |
An Axiomatic Basis for Bidirectional Programming California | 45th ACM SIGPLAN Symposium on Principles of Programming Languages | 2018年 |
Putback-based Bidirectional Model Transformations | 26th ACM Joint European Software Engineering Conference and Symposium on the Foundations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 |
资料来源: [7] |
- 科研项目
截至2019年6月,胡振江主持或参与过14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科研资助总额超过2.5亿日元。 [5]
人才培养
- 培养成果
截至2020年,胡振江教导培育了50多名研究生,培养的博士生在日本东京大学、日本国立情报研究所、北京大学、澳大利亚科公司(CSIRO)计算机研究所等多个亚太地区高校和研究所任教,已经成为亚太地区程序语言研究的中坚力量。 [14]
- 执教课程
课程类型 | 课程名称 |
---|---|
- | 函数式程序设计、编程语言的设计原理、函数式程序设计 |
资料来源: [8-10] |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奖励 | 授予单位 |
---|---|---|
2002年 | 21世纪先驱科学家 [4]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 |
2016年 | 日本工学会会士 [2] | 日本工学会 |
2016年 | ACM杰出科学家 [2] | - |
2019年 | 欧洲科公司外籍院士 [13] | 欧洲科公司 |
2020年 | 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3] | 日本工程院 |
2020年 | 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 [2] | 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 |
社会任职
播报编辑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03年至2012年 | 《Journal of Computer Software》编委 [5] |
2005年至2010年 | 《Journal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ociety of Japan》编委 [5] |
2006年至2007年 | |
2012年 | 《计算机编程科学》编委 [5] |
2012年 | 《软件与系统模块》编委 [5] |
2013年 | |
2013年至2017年 | 《IEEE软件工程汇刊》副主编 [5] |
2017年 | |
2017年 | |
- | 美国计算机协会ACM函数程序设计国际会议(ICFP)指导委员会委员主席 [2] |
- | 日本软件科学会理事 [2] |
- | 国际信息处理联盟IFIP TC 2(Software: Theory and Practice)日本分会代表 [2] |
- | 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委员 [2] |
- | 亚洲软件基础学会(AAFS)指导委员会主席 [2] |
- | NII湘南国际系列研讨会学术委员会主席 [2] |
人物评价
播报编辑
胡振江教授是一位满载荣誉与梦想归来的函数式程序设计语言的领军者,在函数式程序设计语言领域深受赞誉;在科研的道路上,胡振江一直兢兢业业,正是这份锲而不舍的科研精神,让他在函数式程序设计语言领域成就斐然。(人民周刊网评) [4]
胡振江教授是世界双向变换语言领域的公认领袖之一。(东方网评)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