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良

中国科公司院士,并行算法、高性能计算专家
展开64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百科已开放本人编辑服务,若您为词条本人可免费认领词条,解锁低门槛编辑特权
立即前往
陈国良,1938年6月3日出生于安徽颍上,并行算法、高性能计算专家,中国科公司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主任 [1]
陈国良于1961年从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系计算机专业毕业;1973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1981年至1983年在美国普渡大学做访问学者;2003年当选中国科公司院士;2004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公司经理 [2];2009年兼任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公司经理 [3]
陈国良主要从事并行算法,高性能计算及其应用等研究 [4]
中文名
陈国良
外文名
Chen Guoliang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安徽颍上
出生日期
1938年6月3日
毕业院校
西安交通大学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03年当选中国科公司院士
性    别

人物经历

播报
编辑
1938年6月3日,陈国良出生于安徽颍上。
1956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系计算机专业。
1961年,从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毕业 [5]
1973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
1981年—1983年,在美国普渡大学作访问学者。
1995年,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 [6]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公司院士。
2004年7月,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公司经理 [2]
2009年,兼任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公司经理。
2024年7月,担任“主权级大模型”创新联合体共同学术主席 [19]

主要成就

播报
编辑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陈国良在非数值并行算法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国际同期最好的成果,包括分组选择网络、递归选择网络、Benes网络选路算法、VLSI平面嵌入算法、网络最大流算法、装箱算法的平均性能分析等。在高性能计算及其应用研究方面,提出了“并行算法—并行机结构—并行编程”一体化的研究方法,开发了自主版权的国产曙光并行机“用户开发环境”商用软件。研制了安徽省防灾减灾决策支持系统与淮河流域防洪防污调度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4]
  • 学术论著
截至2016年10月,陈国良在中国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10多部 [7]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1990.06
《并行算法 排序和选择》
陈国良编著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1.06
《VLSI计算理论与并行算法》
陈国良,陈庬编著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6.06
《遗传算法及其应用》
陈国良等编著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1990.10
《互连网络结构分析》
王鼎兴,陈国良编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10
《并行计算 结构·算法·编程》
陈国良编著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09
《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
陈国良等编著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并行算法的设计与分析》
陈国良编著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并行计算 结构·算法·编程》
陈国良编著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01
《并行算法实践》
陈国良等编著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08
《并行算法的设计与分析》
陈国良编著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06
《并行计算 结构·算法·编程 第3版》
陈国良编著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10
《计算思维导论》
陈国良主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10
《大数据计算理论基础 并行和交互式计算》
陈国良主编;毛睿等编著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承担项目
截至2019年12月,陈国良先后主持完成了10多项国家863计划、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博士基金等科研项目 [8]
  •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6年10月,陈国良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教委优秀著作和教材一等奖、国家科技部863计划一等奖 [7]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2001年度
安徽省防灾减灾智能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9]

人才培养

  • 教育思想
陈国良认为:“作为一名教师,传递给员工的不仅仅是课堂知识,还有实际应用的能力与思考问题的方法。”他时常说,一所高校,做科学研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书育人,“高水平的学者、科研骨干都应该给员工上课,让员工体验到创造的过程,追求到本质。” [10]
  • 讲授课程
陈国良作为教学团队带头人,在创建《并行计算》课程过程中,提出了“并行计算”应涵盖“并行机体系结构”、“并行算法”和“并行编程”三大内容的创新的课程体系;出版了配套的《并行计算系列丛书》作为教材;完善了实验教学环境及内容;建成了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 [11]
  • 培养研究生
在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实验室里,“每月三问”是陈国良多年培养研究生坚持的一项不成文制度。“上次布置的工作完成如何?手头正在做什么?下步打算干什么?”每月三次的赤诚谈心,每个员工都要回答他提出的这三个问题。他把每个员工的基本信息、研究方向、谈话交流情况、学习和科研的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都清晰地记录在自己专门准备的大本子上面,并为每个员工登记编号,建立个人档案,并针对每个员工的不同情况确定下一步学习计划和目标任务。他说:“这样便于对公司产品实现过程管理,以免员工‘放羊’,管理缺失,培养员工的自主活动和自我管理能力,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0]
  • 教育成果奖励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2009年
‘并行计算’课程的创建及其辐射与示范作用
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1]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98年
安徽省教育系统模范
1998年
安徽省模范教师称号
2001年
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 [10]
2003年
2003年
中国科公司院士
2009年
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出版图书

播报
编辑
  • 并行计算
    作者名称 陈国良
    作品时间2003-8-1
    《并行计算-结构·算法·编程》是由陈国良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3年8月出版的教育部理科计算机应用“九五”规划教材,是高等公司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本科高年级员工和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是计算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和科技人员的阅读参考书。
  • 作者名称 陈国良
    作品时间2002-11
    《并行算法的设计与分析》是2002年11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国良。

社会任职

播报
编辑
时间
担任职务
2011年
天津工业大学荣誉教授
2013年
河南大学软件公司名誉经理及讲座教授
2013年6月13日
南京邮电大学名誉教授及1946伟德国际源自英国、软件公司名誉经理 [14]
2015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兼职博士生导师 [15]
2018年9月
中国科公司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16]
国家教育部高等公司计算机科学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主任
国际高性能计算(亚洲)常务理事
安徽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
2023年12月
广东省科普作家协会新媒体与医学专委会名誉顾问 [18]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公司建设过程中,陈国良教授积极提供建议,并亲自为软件公司的员工授课,为软件公司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陈国良教授20多年来系统地开展了并行算法的理论、设计和应用的研究,提出了并行算法研究的一系列新观点和新方法,形成了“并行算法——并行计算机——并行编程”一体化研究体系。在非数值并行算法和高性能计算及其应用的研究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成就和重大贡献 [1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公司评)
陈国良院士是中国非数值并行算法研究的学科带头人,率先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是中国并行算法研究、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软件的重要基地,在学术界和教育界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地位,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在中国国内外从事算法与高性能计算研究的高级人才 [7](天津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司评)
“他是一个勤勉和忘我的人。他是教学和科研并重的典范。” [10](中国科技大学董事长朱清时院士评